高血壓科普(一)——高血壓的診斷標準
高血壓定義:是以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表現(xiàn)的心血管綜合征,可分為原發(fā)性高血壓和繼發(fā)性高血壓。90%的高血壓原因是不明確的。
高血壓癥狀并不一定與血壓水平相關,早期時可沒有任何不適癥狀,常常在健康查體或者社區(qū)健康篩查中得知患有高血壓,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(xiàn):
1、頭暈:突然下蹲或起立時出現(xiàn),有些是持續(xù)性的;
2、注意力不集中:記憶力減退,難記住近期出現(xiàn)的事情;
3、失眠:性情急躁入睡困難,易驚醒;
4、肢體麻木:足趾、手指麻木,頸背肌肉酸痛等;
5、頭痛:常發(fā)生在早晨睡醒時,洗臉或早餐后有所緩解,運動或精神疲憊后會加重;
6、耳鳴:雙耳耳鳴,持續(xù)時間較長。
國際上診斷高血壓的標準:指在未服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,非同日3次測量收縮壓≥140mmHg和/或舒張壓≥90mmHg,即可診斷為高血壓;既往有高血壓病史,目前正在應用降壓藥,血壓雖低于140/90mmHg,仍應診斷高血壓。
我國人群高血壓流行情況:
1、患病率仍呈升高趨勢。
2、流行學有兩個比較顯著的特點:從南方到北方,高血壓患病率遞增;不同民族之間高血壓患病率存在差異。
3、高血壓的知曉率、治療率和控制率低。
4、高鈉、低鉀膳食,超重和肥胖是我國人群重要的高血壓危險因素。